首页 > 产业 > 产业研究 > · 正文

上海:站在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的最前沿

2019-04-11 08:41·   编辑:灏文同学   来源: SSCIA智慧城市浏览:人次
 
【ITSCOM.CN】 智能交通网 消息,倚借连续多年雄踞全国GDP第一,上海经济实力雄厚。与此同时,地方日益增长的出行人口和车辆成为该市交通管理方的难题。 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在
【ITSCOM.CN】智能交通网消息,倚借连续多年雄踞全国GDP第一,上海经济实力雄厚。与此同时,地方日益增长的出行人口和车辆成为该市交通管理方的难题。

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已经完成,在新时期形成区级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上海接下来的工作。2018年该市完成了徐汇区的此平台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数据资源接入、道路运行综合分析、交通运行综合分析、停车运行综合分析、研判预警分析、管理智慧应用等。

正因为政府驱动,上海在去年也展开了大型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其中最大金额来自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的上海市固定电子警察系统建设及更新项目。该项目有一大技术亮点是采用了固定点电子警察无人值守系统,固定点电子警察无人值守系统是根据交警工作的需要、对违法违章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报警、实时显示,达到了处理违章超速车辆的目标,增加了交警文明执法的手段,加大了交警道路执法的力度。
该电子警察系统综合采用雷达测速、视频检测、动态模糊清除、人工智能等国内先进的技术成果,从而实现对行进中的各类违法违章车辆进行记录,系统对违法超速机动车进行自动抓拍机动辆照片并存储在系统硬盘上,可通过有线网线(光纤、局域网线等)或无线网线以及数据导出USB等移动存储介质再上传违法车辆信息到指定的控制中心服务器。电子警察系统能够对违法超速动机车进行实时报警(光报、声报)提示,用户通过报警提示,以及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图片信息,完成对违法车辆的处罚管理。

除了传统大型智能交通项目建设以外,上海吸收新产品与新技术能力全国首屈一指。过去20年,上海是全国电子车牌最早应用的城市,也是国内最大的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ETC)的城市。而2018年上海以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为代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初试锋芒。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路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是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代汽车。

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进步,也对上海城市交通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信息感知和发布提供了新的渠道,人工智能为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无人驾驶和网联通信技术将改变人们出行和运输的方式,重塑交通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

曾经作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现在繁花似锦,也是智能交通工程建设的欢乐园。